时间匆匆,姜妗来到这个地方已经近一个月了。她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,从原主的记忆里得知这个地方叫东岗村,是个以种植人参而闻名的小村子。
四月已至,在父亲、五叔和爷爷的共同努力下,棒槌棚子已经建好了。
这个季节正是适合种地的时候。家里只有十来亩地,实在太少了,根本无法养活十三口人,所以剩下的都靠种楼相来挣钱购买粮食。每年种楼相也只能挣个三五十两,勉强维持这十多口人的生活,而且还要供养四叔、五叔两个秀才,还有小姑需要经常吃药,难怪家里会如此贫困。好在一家人还算团结,尽管二婶有时候有点闲腾,总体上还能勉强过下去。爷爷奶奶都是明事理的人,一般也不会与媳妇过不去。
姜家住在村子的南头,离家不远就是一条小河,小河前面就是山。姜家的地就在河的南面,山脚下的那片地也是,村里大部分人家的地也都在这附近。
姜妗和苛莲两人挎着篮子在地里走来走去。这个时候正是莽菜和婆婆丁出来的时候,挖回去做董酱,是最好的菜了。东北人喜欢蘸酱菜,一般有个菜蘸着大酱,就能填饱肚子。姜妗手里拿着小铲子,看到莽菜就用铲子在下面一铲,这样莽菜的根就会断掉。
“大姐,我们挖了不少莽菜啊,要是能包上一顿莽菜饺子,那该有多好啊?”姜妗一边挖菜,一边说道。
“你想得美啊,哪有那么多面粉给你虐待啊?除非过年过节,才能想着吃饺子,平常没门。”苛莲笑着说。
“唉,什么时候我们家能随时包饺子就好了。姐,我都馋饺子了。”姜妗想起前世每到这个时候,都要包一顿养菜饺子,等着大叶芹出来后,再包一回大叶芹的饺子。这山菜和家里种的菜,绝对不是一个味道,那种鲜美的味道,姜妗一想起来就会流口水。
“你啊,还是一个吃货。以前大哥和程家哥哥带你去摸鱼、捕鸟,弄了好吃的,你都舍不得吃,留给你。”苛莲抬头看了一眼妹妹,“我还以为你现在长大了,不那么贪吃了呢,原来还是没变化,贪嘴猫。”
“大姐,你就取笑我吧,我就是贪吃,有什么问题?”姜妗低着头继续找莽菜。
姐妹俩一边挖菜,一边互相嘲笑,不多会儿,两个人的篮子都装满了。“回家吧,这些东西还得洗干净才能用。”苛莲看着篮子满了,就带着姜妗回家了。
回到家里,母亲沈氏正准备做饭,看见两个女儿回来,就说:“我正好要做饭了,苛莲来帮我生火,姜妗去挑菜。”苛莲就上前帮忙生火。
所谓做饭,其实只是贴上一锅饼子,再煮一锅小米粥就行了。这个时候没有新鲜的菜吃,只能拿去年腌的咸菜,切上一盘就算是菜了。幸好今天挖回了莽菜等野菜,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就是野菜的时节了,总比没有菜吃要好。姜妗低着头,把挖回来的苹菜和婆婆丁分开放着,把上面的枯叶摘掉。
好不容易弄完了,从缸里倒出些水,把野菜洗净,这样就可以食用了。正好下地劳作的志新和老爷子回来了,还有在村里上学的文翰和文成也回来了,大家都洗洗手准备开饭。陈氏从屋里出来,看见姜妗她们挖的野菜,不禁点头笑道:“还是你这个丫头好,这个时候还知道去地里挖菜。这些小屁孩,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。姜妗啊,奶奶又给你做了双鞋,一会儿你试试,你穿着的鞋子都露出脚趾头了。”
姜妗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,大脚趾头早就露了出来,“奶奶有空帮我修一修鞋子吧,下地干活什么的还能穿。”新鞋子她可舍不得穿上山之类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