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,御书房中。
案头摆着的一封边关急奏,逼得在场的内阁首辅和周武帝皇,商讨四个多时辰都没出结果。
现在,武帝焦头烂额。
匈奴又要南下劫掠,此刻派公主和谈,无非就两个目的,要钱,要粮!
无论哪一个,都是让周武资助自己的敌人。
可要是不给,现在重启战端,刚恢复元气的周武王朝又要生灵涂炭。
而且奔赴前线的粮饷还不知所踪,此时开战只有败的份儿。
即便胜了,恐怕也是惨胜!
没有粮饷无法让周武大军长驱直入,只能死守边关,徒增消耗,时间一长,百姓不堪重负,就会出些乱子……
眼下那笔太行山丢了粮米赫然成了所有事情的关键!
武帝揉了揉太阳穴,沉声询问:
“听闻漕运都督今日回京,那批粮饷是否有了着落?”
“回陛下,都督的确送来一封急奏,但……您还是自己看吧。”
武帝结果奏疏,还没打开,却皱起了眉头,是什么能让这位执掌内阁二十多年的首辅,都难以启齿。
他打开奏疏扫了一眼,脸色狂变!
想起那日出城门时,李冬青的果决与狠辣,不像是个庸才。
怎么会干出来这种事情?
仔细一想,那天走时,李冬青对自己那副忿忿不平的样子,武帝仿佛明白了,目光越发寒冷。
好啊,为了报复朕,特意办砸差事!
好让朕御笔亲封的你,告诉世人,当今皇帝就是个昏君,毫无识人眼光!
事后再利用朕心中愧疚,好脱身。
“哼!”
武帝冷哼一声,愤怒地将奏折摔在地上。
惊得四周大大小小内阁官员,撩衣服跪下,齐声喝道:“陛下息怒。”
“息怒息怒息怒!”武帝猛地起身,怒道:“朕把差事交到他的手上,竟然搞成这个样子。”
“才过了五日,匪患未除,他就班师回朝,不战而逃!”
“要他有何用!”
“等他回朝,内阁拟个条子,罗列下罪名,必须严惩!”
“臣遵旨!”
陆太傅抱着玉圭深深一拜,细细一想周王今天找了个内阁官员,写了个条子,好像就是关于李冬青的罪状。
他微微一笑,心中已经决定,这点小事就让周王自己做主吧。
“微臣,定会按照周武律法严惩!”
此刻的他,还对城内城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晓。
武帝微微颔首,敲着桌子上的奏折,深深皱起眉头,户部已经没有多余粮饷调拨出去。
就算重新筹集,也得消耗两三个月。
到那会一切都晚了!
为今之计,最快的方式还是太行山剿匪。
武帝额皱眉道:“朝中可还有良将,能前往太行山剿匪?”
内阁众人面面相觑露出为难的神色,周武本就缺少良将,十几年的一战更是打光了周武底蕴。
这些年撑起周武边防的只有两位将军。
一位身在边防,根本抽不开身。
而另一位镇北王,自从他决定收留李冬青后,便没人敢在武帝面前提起了。
武帝扫了一眼众人脸色,许诺道:“此人若能在五日能剿匪,并追回粮饷,可封爵位,永享封地!”
众人纷纷动了心,别看他们身处内阁,位极人臣。
但周武朝除了爵位和王位之外,都没这个待遇。
可他们有心无力,千金易寻,良将难求!
这时候陆太傅忽然手托玉圭,一步向前,丝毫不理会同僚羡慕眼神,就连紧锁眉头的武帝都稍稍舒展。
“臣有一人,或可解陛下烦忧。”
武帝脸色一喜:“快讲。”
“此人名为潘圣,勇武无比,现如今是周王的亲卫队长,更是忠良之后,从小熟读兵书……”
陆太傅身后那些还想举荐的大臣,一听到潘圣名字,都收起来了心思。
此人他们早就有所耳闻,上将潘凤青之后,年少力能举鼎有霸王之威,但家道中落,便音讯全无,没想到被周王收入麾下。
得此人定能破敌,但武帝脸上没有一丝寻得良将的开心,反而紧锁的眉头更深了。
周王的人……
他目光深沉的落在毕恭毕敬的陆太傅身上。
自己还没宣布谁是太子,这么快就急着给李煜培养同党,这么着急,是想让朕提早过上太上皇的日子?
武帝叹了口气,不过眼下他没得选。
“哦,竟有此人,陆卿为什么不见你之前提起?”
陆太傅回禀道:“实不相瞒,此人也是最近拜入周王麾下,展露出才学。”
武帝眼前一亮,根基浅薄,那就还有缓和余地。
“如此甚好,就依陆卿所言吧。”
正当陆太傅就要领旨谢恩,皇后哭嘀嘀地闯了进来。
武帝眼看皇后又哭得梨花带雨,不耐烦的心思涌入心头。
“又怎么了?”
皇后听出武帝语气里的不耐烦,哭得更是委屈了几分:
“陛下,你还管不管镇北王和李冬青了。”
“今日李冬青回朝,又在城门口大闹,还打伤了周王,要不是他的亲卫赶来报信,周王今天……呜呜呜……”
刚刚才处置完李冬青的武帝,听到这个消息,勃然大怒:
“他又伤到了周王那里?”
“简直反了天了!”
“陆卿,你带着人亲自去一趟,看看那小子要干什么!”
武帝怒捶了下桌面,这逆子不光折辱自己面子,还要周武王朝断后!
他是觉得周王毁了根器,就只有他能传宗接代么?
武帝眼睛一眯:“陆卿,如果皇后所言是真,周王伤到哪里就让李冬青没了哪里,你明白么?”
听闻此言,陆太傅低垂的脑袋下意识抬高半分,眼角余光看见武帝脸上的狰狞,内心遮掩不住的兴奋。
废了李冬青,李煜再无劲敌!
陆太傅转身询问皇后:“除了李冬青外,在场的还有谁?”
皇后擦了擦眼泪,愤愤道:“还能有谁,没有镇北王撑腰,他有那个胆子么!”
瞬间,周围的空气都好像冷了很多。
大大小小内阁官员皆是一言不发,镇北王此举无疑是引火烧身。
案台前的武帝,猛地将桌子上所有的奏折一扫而空!
“镇北王是觉得王爷当得太久了么,连朕的儿子都敢欺辱!”
“来人,朕要亲自前去,看看镇北王究竟要干什么!”
……
城门口。
本就畏惧官儿的百姓,此刻都隔着好远的距离围观起这场大戏。
镇北王根本不在乎这个,反而愈发起劲,他早年间就是市井出身,用通俗话讲就是泼皮,人越多他也不嫌事大!
可百官以及周王不一样了,眼见场面无法控制,都捂着面孔生怕被人认出来。
什么朝廷官员能跟泼皮无赖一样斗殴打架,周王都快疯了。
他就没丢过这么大的脸!
此刻他真想逃,但上千个虎威军却把路口封的死死的,就这个时候一声尖锐的嗓音忽然响起:
“陛下驾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