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首页 > 历史小说 > 逐我出皇族,兵临城下后悔啥

第14章陛下,您是知道的……

武帝脸色牙关紧咬,一脚踹翻刚才宣旨的传令兵,声音当中蕴含无尽怒火:

“内阁就是这样做事的!”

“谁批的条子!”

“太行山过万的军民等着的军粮,就这么一些,你们就是这样干活的!”

传令兵倒在地上仰头看向武帝,比他火气还旺盛:

“内阁下达的军令,管我一个传令的什么事!”

“有能耐,你找内阁,找皇上去啊。”

旁边的陈洪,脸色一变,小小的传令兵还敢冲撞皇上。

当即上去又补了一脚,尖声尖气地指责道:

“咱家问你话,你就好好回答。”

传令兵又不是傻,整个京城有这种不男不女嗓门的都在皇宫里了,顿时猜测对方是宫里人。

传令兵顿时软了几分,连忙从自己怀里取出来条子。

看到上面鲜红大印的那一刻,武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。

李冬青瞥了一眼,更是肆无忌惮地说道:“我说,怎么回事,内阁胆子再大也不敢消减军费吧,

原来是当今陛下亲自批红的军令呀。”

“怪不得……啧啧啧。”

物证俱在,武帝咬碎的牙都快吞进肚子里了,脸上不怒自威地看着李冬青:

“不用在这里暗戳戳的讽刺,真是内阁问题,我定会给你个解释!”

旁边的陈洪回想起前一段时间,武帝得知镇北王粮饷丢了之后所说的话语,又看了看武帝动了真的杀气,嘴巴张了又张,欲言又止。

“老奴一时间也记不清了,要不您回宫等等……”

“容老奴回宫查查看?”

“讲!”

武帝虎目一瞪,冷冷喝道:“想不起来就在这想,直到想起来为止!”

被这么一吓,陈洪双腿直打哆嗦,居然跪了下来。

李冬青都没想到,这个自己小时候就在宫里当差,足足有二十年的首席大太监,此刻因为这么件事,眼眶内泪水翻滚。

都快要流了下来。

越是这样,李冬青越发好奇,背后是不是真有内阁和自己那个愚蠢弟弟从中作梗了。

要真是,这个便宜老爹会做出什么事情来。

陈洪哆哆嗦嗦说道:“前一段时间镇北王丢了粮饷,陛下大怒,奉命让内阁审核军饷,消减开支,前段时间,周王监国全权负责太行山剿匪,又看所需军费太高,便又消减了一遍。”

“今天上的呈报,陛下是知道的……”

说完这句话,陈洪无力身子一软,重重靠在墙上。

武帝瞪大双眼,忽然想起来自己却是看过这封奏折,不过是夹在抽调粮食赈灾的方案里面,当时因为并非重点内容,仅仅是扫了一眼。

没太放在心上……

李冬青笑得更为张狂,拊掌赞叹:“真是一等一的没差!”

“漕运都督不运粮了,改行了!运空车!”

“呵!”

李冬青转身那个冷漠无比的眼神,如同锥子瞬间将武帝内心击碎,深深刺痛!

武帝立在原地,任冷风吹过脸颊,却感受不到丝毫寒冷,整个人都仿佛麻了一样。

旁边听到一切的传令兵,下意识地就破口暗骂:

“真不是东西,让人打仗还不让人吃饱了。”

他本是在周王一派手底下当兵的,跟李冬青对立,但现在都有点同情对方了。

就在骂完这一句后,武帝忽然拔剑,直直一刺。

剑尖从胸膛的另一侧贯穿而出。

李冬青微眯起了眼睛,看着愤怒到了极点的武帝,漠然一笑。

“什么解释啊,到头来只敢杀一条狗。”

“真正作孽的人,反倒没人在意了。”

李冬青注视下武帝全身发抖,显然处于极端愤怒之中,嘴唇主动但憋了半天也没说出半个字,冷笑一声:

“剿匪时间一长,若无粮饷还吃败仗,还不是要拿我脑袋祭天,也罢也罢,谁让咱摊上这么个不靠谱的陛下呢。”

“将士们,走!”

李冬青转身上门,爆喝一声:“将军带你们找粮饷去!”

说罢,上千兵卒发出齐刷刷喝道:“跟将军,吃饱肉,走走走!”

千军奔腾的声音,仿若重重落在武帝胸口上,近乎踏碎他的脊梁。

本挺拔威严的姿态,瞬间垂了下去。

一下苍老很多。

良久,天上飘起风雪。

陈洪替武帝披上大氅,忽然武帝目光如炬死死抓住他的臂膀,声音极沉:“是朕做错了么?”

陈洪一愣,自古帝王哪里有错?

凭他几十年的侍奉功夫,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回答:

“陛下,您还有周王呢,听说他跟内阁制定了份剿匪计划,十日之内必能平匪,寻回丢了军饷。”

今日沉昏的武帝,脸上终于迎来了一丝笑容。

“让周王好好干吧,不必在想李冬青的事了。”

“他的事,自然会有人解决。”

说完,武帝像是下定某种决心,回皇宫去了……

……

太行山下,寅阳县!

唯一一座大阵,上万兵卒就在此安营扎寨,并非不敢进攻,只是缺少最为重要的军粮,难以入山剿匪。

但上面下了军令,十日之内不剿灭山匪。

全军连坐,守将人头不保。

在此掌管军队的林江,都快如同火锅上的蚂蚁,要疯了。

等不来粮饷,他都掏出自己的银子,高价收购粮食,但却收效甚微。

每次去买粮食,三大粮商都开出惊人天价,甚至限量售卖,就这购得的数量也仅仅足够当天开销,根本没有余粮攒下来攻打太行山。

军中谋士建议林江,用军权强迫寅阳知县开仓放粮。

结果看到寅阳县的粮仓之后,林江也是无奈了。

里面居然没有半斗粮食。

每当想起那位身穿满是补丁的县令,摸着眼泪说过的话,林江一片汗颜。

“太行山那伙悍匪,太过可恨,每过一段时间,就下山劫掠,粮仓里面有大半粮食都是被他们劫走,官兵每次剿匪都大败而归。”

“而且当地百姓交一次税粮得走上数十里山路,难!难!难!”

“收不上来粮食,又匪患横行,林将军可有余粮,我家也没米了,可否讨要一些……”

林江无奈给了沈淮安县令一袋白米后,暗自发愁。

这位将军,都想要不要派人伪装成土匪,将三大粮商的家给劫了。

但这个一冒出来就迅速否掉,这三大粮商关系直通内阁,一旦出现意外,自己地项上人头也是难保!

“唉!”

就在他唉声叹气的时候,忽然一道声音急匆匆冲进来喊道:

“将军,喜事,天大的喜事!”

“负责押解粮草的漕运都督到了!”

“什么?当真!”

“千真万确!”

得到肯定答复,林江蹭得起身,快步走出去,都没觉得踩在地上的脚有点冰冷,他鞋子都没穿上。

上一章 | 章节目录 | 下一章